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双能量CT建立的列线图在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腺外侵犯(ETE)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2例PTC患者,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ETE组(n=150)和非ETE组(n=102)。采用7:3比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176)和验证集(n=76)。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双能量CT颈部增强扫描,测量并计算病灶动脉期和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λHU)及有效原子序数(Zeff);分析常规CT特征包括病灶位置、最长径、有无钙化及有无突破包膜。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ETE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联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效能和临床价值。结果:训练集中,肿瘤位置及有无突破包膜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TE组患者的动脉期NIC、λHU、Zeff值及静脉期Zeff值均显著高于非ETE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位于腹侧、CT下突破包膜、动脉期NIC、动脉期Zeff及静脉期Zeff是预测PTC发生ET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902(0.859~0.946)和0.892(0.810~0.964)。校正曲线显示样本的实际值和模型预测概率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DCA表明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结论:基于双能量CT的列线图可以为PTC患者术前无创化预测ETE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