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好生活,既是人民群众的向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重要责任,对于美好生活的研究,不仅应从经济、政治、社会、民生的客观方面进行研究,也应该从哲学反思、心理分析的视角研究主体性要素和实现途径。美好生活包括客观性和主观性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追求、实现美好生活,提高幸福指数,固然离不开好的物质、政治、社会、生态等外在条件,但也更加离不开主体性条件从根本上塑造、引领着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这种主体要素和实现途径在我们看来就是:同心同德与心安情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