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城市环境中白纹伊蚊密度时空分布及刺叮节律。方法采用二氧化碳诱蚊灯法和人诱停落法定期、定点对白纹伊蚊密度进行持续监测。结果北京市城区环境全年白纹伊蚊密度消长呈单峰规律,7月上旬及之前密度低于1只/(灯·h),随后迅速上升,在8月中旬密度达到全年最高,为4.657只/(灯·h),随后密度逐步降低,在10月下旬下降至0。居民区密度最高,全年平均密度为2.435只/(灯·h),其次为医院0.417只/(灯·h)、公园0.373只/(灯·h),旅游景点密度最低,为0.214只/(灯·h)。8月北京城区白纹伊蚊的刺叮节律呈双峰规律,05:00为全天最高水平,06:00-8:00处于较高水平,停落指数为6~9只/(人·15 min),随着日照强度增加,停落指数迅速降低并维持到13:00,随后从14:00密度逐步升高,17:00升高至下午时段最高水平,并一直维持较高的叮咬强度至19:00,而在20:00迅速降低。结论北京市城区环境白纹伊蚊密度呈单峰型季节消长规律,居民区密度水平高于其他环境类型;刺叮节律呈双峰规律,基于上述规律可指导伊蚊密度监测与个人防护。
-
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