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畸胎瘤(mature teratoma, MT)的假复层室管膜小管的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伴有假复层室管膜小管的MT病例5例, 另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伴有单层室管膜上皮的MT病例15例及海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未成熟性畸胎瘤(immature teratomam, IMT)7例作为对照。通过HE染色以及检测和神经上皮分化状态相关基因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 即SALL4、Glypican3、巢蛋白、SOX2、Foxj1、Ki-67的表达, 比较观察假复层室管膜小管和单层室管膜上皮、原始神经上皮小管的形态学特点及免疫表型。结果伴有假复层室管膜小管的MT 5例, 平均年龄26(19~31)岁, 左卵巢2例, 右卵巢3例, 肿物切除后随访0.5~3年, 平均1.5年, 均无瘤生存。MT的假复层室管膜小管衬覆柱状或卵圆形上皮, 层次可达4~6层, 形态学和IMT的原始神经上皮小管较相似, 不同于MT的单层室管膜上皮。MT的假复层室管膜小管、MT的单层室管膜上皮不表达SALL4、Glypican3, 表达Foxj1, 不表达Ki-67;IMT的原始神经上皮小管SALL4、Glypican3表达不定, 不表达Foxj1, 表达Ki-67。以上3组均表达巢蛋白和SOX2。结论 MT的假复层室管膜小管在形态学上和IMT的原始神经上皮小管较相似, 在免疫表型上和MT的单层室管膜上皮较一致。Foxj1、Ki-67的联合应用, 有助于鉴别MT的假复层室管膜小管和IMT的原始神经上皮小管。
-
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