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筛选出适宜南疆棉花的合理种植密度,本试验以中641为供试品种,设置12万株/hm2(Ⅰ:低密度)、18万株/hm2(Ⅱ:中密度)和24万株/hm2(Ⅲ:高密度)3个密度处理,采用(76 cm+76 cm)一膜三行种植模式,使用LI-191SA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与棉花数据采集系统,研究比较不同密度处理棉花花铃期群体光合有效辐射截获情况与棉铃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密度处理棉花全天光合有效辐射(PAR)截获量趋势均表现为双峰曲线,其中,中密度群体与高密度群体的截获量水平在近似范围。各处理冠层PAR截获率空间分布均呈现“V”字型,随种植密度增大“V”型愈发不明显。受冠层PAR空间分布调控,棉花成铃区域由分散型向棉株内侧集中,随群体郁闭度增大,脱落高发果枝向棉株中部靠拢。不同处理间个体产量差异显著,单位面积干物质重与总生物量差异不显著。综之,南疆阿拉尔地区中641品种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8万株/hm2。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