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彷徨》一以贯之的精神脉络是反思,反思乃是在彷徨中的思想深化。《祝福》反思启蒙运动,已是"后五四"了,但乡镇上的士绅骂的还是康有为的新党,似乎五四的启蒙尚不及康梁的维新更触及基层社会。《在酒楼上》反思同代知识者,它们何以陷入"蝇子怪圈",不能飞得更高更远?《长明灯》反思"救救孩子",为何这里的孩子们也和《孤独者》中犯了同一个症候"———赤膊小孩将苇子向疯子一指,清脆地发出"吧!"的枪声。《孤独者》反思进化论和易卜生主义,既然说"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独的人",为何这里的孤独却连结着人生价值的放弃,连结着送敛和死亡。《伤逝》反思易卜生的"娜拉走后怎么样",涓生如何走出人生新路支撑新式家庭,子君如何不再重回旧家庭的严威和黑暗中,直至走到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这些反思,都推动着纸面上的抗争和改革,走向实践的抗争和改革,在鲁迅彷徨的精神世界中,令人隐隐然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