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加温加湿高流量给氧干预小儿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6—11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小儿脓毒血症合并ARDS患儿6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氧疗方案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脓毒症的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氧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高流量加温加湿的氧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氧合指数、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氧分压(PaO2)和pH值均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PaO2、PaCO2及pH值等血气指标改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SaO2、PaO2/FiO2及a/APO2等氧合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SaO2、PaO2/FiO2及a/APO2等氧合功能指标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86.94±20.72)h、(17.85±4.28)d]均短于对照组[(123.59±28.42)h、(23.67±5.09)d],而氧疗费用和总费用[(15 428.48±976.85)元、(21 735.38±1 143.84)元]均高于对照组[(13 957.67±1 024.57)元、(18 976.59±1 253.76)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4、6.08、9.49及5.09,均P<0.05)。观察组患儿中途转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率(6.25%)低于对照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为9.38%,对照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11例,发生率为29.73%,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P<0.05)。结论 小儿脓毒症合并ARDS患儿在常规治疗过程中应用高流量加温加湿氧疗法,能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和氧合功能,缩短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单位
    山西省儿童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