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早产儿输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魏莲; 熊蕾; 李仁凤; 李捷; 吴艳*
来源:中国输血杂志, 2020, 33(12): 1261-1264.
DOI:10.13303/j.cjbt.issn.1004-549x.2020.12.013

摘要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胎龄<32周极早产儿输血情况,并进行高危因素分析,为临床降低早产儿输血率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182例极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输血分为输血组和未输血组,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住院期间疾病发生情况及治疗措施。结果 182例极早产儿中,胎龄(29.9±1.79)周,出生体质量(1400.6±320.7)g,住院期间输血率为18.13%(33/149),进行输血1次、2次、3次和5次分别有63.64%(21/33)、21.21%(7/33)、6.06%(2/33)和9.09%(3/33)。2组极早产儿分别在胎龄、出生体质量、单/双胎、分娩方式、出生时血红蛋白值及红细胞压积、住院期间总采血量、住院时间、吸氧时间、肠外营养时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败血症、视网膜病变、宫外生长迟缓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期间总的采血量、吸氧时间、剖宫产和宫外生长迟缓是极早产儿输血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极早产儿易发生输血,剖宫产出生、住院期间总的采血量越多、吸氧时间越长,发生宫外生长迟缓的极早产儿越易发生输血。

  • 单位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