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血管开通治疗临床研究

作者:李水仙; 陈星宇; 阳清伟; 庄晓荣; 王显锏; 葛华*; 林晓芳; 林威; 彭忠伟; 朱仁敬; 翁磊华; 金首跃; 赖天宝
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2, 31(03): 277-282.

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血管内介入方法 开通不同病因所致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44例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根据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分类(CISS)病因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原位血栓形成组(LAA组,n=18)、心源性脑栓塞组(CE组,n=15)、动脉夹层组(AD组,n=11)。LAA、AD组行逆行治疗,CE组行顺行治疗。采用改良溶栓治疗脑梗死(mTICI)血流分级评估术后即刻血管开通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比较3组患者血管再通时间、支架植入率、血管再通率、NIHSS评分、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等。结果 AD组患者年龄明显低于LAA组、CE组(P<0.05),LAA组患者伴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比例明显高于CE组、AD组(P<0.05),CE组患者伴心房颤动、伴心瓣膜病比例明显高于LAA组、AD组(P<0.05)。LAA组患者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明显长于CE组(P<0.05)。LAA组、AD组支架植入率明显高于CE组(P<0.05)。CE组血管再通率明显低于LAA组、AD组(P<0.05)。CE组术后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LAA组、AD组(P<0.05)。3组术后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CE组术前、术后NIHSS评分,术后90 d病死率均明显高于相同时点LAA组、AD组(P<0.05)。结论 逆行治疗前循环串联闭塞LAA或AD患者,顺行治疗CE患者可行、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