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及抗生素应用效果和安全性,为诊断和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炎症指标升高的110例患儿(患儿组)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研究组(52例),研究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健康婴幼儿50例为对照组。分析患儿组与对照组的血常规、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并比较观察组和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恢复进食时间、疱疹消退时间、WBC、CRP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儿组WBC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患儿组与对照组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和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恢复进食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和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和观察组治疗后的WBC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WBC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对诊断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接受抗生素治疗患儿并不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使用抗生素治疗需谨慎,避免因滥用抗生素引发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