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晚清民初的女性报刊在经历1907年的革命高潮之后,渐趋回归传统。以1911年狄葆贤创办《妇女时报》为标志,清末民初女性报刊在家国革命的时代话语之外,开创了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妇女时报》刊发的诗歌作品以展示闺情为核心,将女性置于被欣赏观看的“国民之花”的位置,与1907年前的女报诗词已经全然不同。1913年创刊的《神州女报》则为女性政治精英舆论阵地的代表,这类女报中鼓吹的女性参政标志着晚清以来女性觉醒的高潮。女性精英们以诗词为武器、感时而歌,显露出高扬的家国情怀,但终因曲高和寡,随着女性参政运动的消歇而落幕。1915年创办的《妇女杂志》和《中华妇女界》作为重要的综合性女性刊物,刊发诗词既没有参政之声,也并非困守闺阁,呈现出一种半新半旧的风貌,代表了民初报刊诗词复归传统之后的基本面貌。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