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抗凝治疗对肺癌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与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中高风险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n=45,给予常规术后抗凝治疗)和抗凝组(n=45,在常规术后抗凝基础上于术前接受抗凝治疗)。术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与术后胸腔引流量),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入院时)、术后3 d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股静脉血流速度与血流量的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出院前静脉血栓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本组术前,且抗凝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APTT、PT、TT均短于本组术前,FIB、D-D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但抗凝组患者APTT、PT、TT均长于常规组患者,FIB、D-D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血流量均低于本组术前,但抗凝组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抗凝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抗凝治疗能够改善肺癌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患者静脉血液循环,从而发挥更好的术后静脉血栓防治效果,且不增加手术出血风险,术前抗凝治疗安全可行。
-
单位鄂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