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模型辅助后路内固定治疗儿童颈椎畸形

作者:李浩; 李承鑫; 张学军; 郭东; 范敬一; 刘虎; 孙记航; 潘少川
来源: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6, 15(01): 59-62.

摘要

目的研究个体化3D打印模型辅助后路内固定治疗儿童颈椎畸形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骨科CT确诊的22例颈椎畸形伴上颈椎不稳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3D打印技术建立颈椎个体化3D打印模型,在模型上进行模拟置钉及内固定手术,获得个体化置钉数据,再进一步术中辅助真实手术,采取一期后路矫形及内固定治疗。结果 22例均采取个体化3D打印模型辅助术中置钉进行内固定手术,全部置钉成功,元椎动脉及神经根损伤,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术后随访时间323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寰椎齿突间隙(ADI)明显缩小,延髓颈髓角(CMA)明显增大,延髓腹侧受压明显减轻或消失,无手术死亡,1例二次植骨融合,1例同期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1例行枕骨大孔减压术,1例行寰椎后弓切除减压。结论个体化3D打印模型辅助后路螺钉内固定可提高置钉成功率,有效保护椎动脉及神经根,提高安全性,特别是对儿童颈椎畸形的治疗有很大帮助。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