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运用文本挖掘与分析方法,从明至民国时期的江苏地方志中提取稻类物产及其时间、地点、名称等实体信息;通过对名称进行词频统计,挖掘优质地方稻种并分析地方稻种的命名特点;基于时间、地点等信息,绘制并分析明至民国时期江苏地方稻种的时空分布与变迁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明至民国时期江苏地方志中记载的水稻品种共计706个,基于词频统计发现的优质地方稻种包括赶陈糯、早白稻、红莲稻、虎皮糯、晚白稻、羊须糯、下马看、香粳稻、秋风糯、羊脂糯等;地方稻种的命名符合“观形立名”原则,尤以对稻芒、对水稻各生理部位颜色的观察为主,采用动植物名借喻方式命名的稻种名称中“牛”的借喻最多。基于时间、地点等信息绘制的时空分布图显示,这一时期江苏地方稻种的分布始终以苏南地区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论是苏北平原、江淮地区还是苏南地区,地方稻种的品种数量和分布范围都经历了先增后减的发展变化,整体上处于衰退趋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