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下肢肢体残疾人跌倒特征分析

作者:钱蕾; 夏庆华*; 姜玉
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9, 27(08): 608-610.
DOI:10.16386/j.cjpccd.issn.1004-6194.2019.08.012

摘要

目的探讨下肢肢体残疾人群的跌倒特征,为肢体残疾人群跌倒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4—6月对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持有残疾证的下肢肢体残疾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自行编制的下肢肢体残疾人跌倒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状况、跌倒相关危险因素、过去1年间(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跌倒发生情况、跌倒相关的知信行等。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χ2检验,应用Excel 2010实现圆形分布分析。结果 860人下肢肢体残疾者跌倒发生率为21.51%,二次跌倒发生率为6.05%。70~79岁年龄段女性跌倒发生率(28.30%)显著高于该年龄段男性(1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残疾等级的下肢肢体残疾人中双侧残疾的跌倒发生率(36.51%)显著高于单侧(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肢体残疾人的跌倒时间均较聚集在8:00—12:00,根据圆分布统计结果,肢体残疾人的跌倒高峰时间点为11:14,除一级残疾之外不同残疾等级的肢体残疾人跌倒时间均有集中趋势(P<0.05)。跌倒主要地点为室内,跌倒后受伤主要部位和性质为下肢和扭伤或拉伤,跌倒伤害中以轻微伤(不需要治疗)为主,受伤后主要是去门急诊处理。结论下肢肢体残疾人群跌倒发生率较高,其中70~79岁女性及二级残疾程度的双下肢残疾人群是跌倒发生的高危人群,需尽早干预。

  • 单位
    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