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建立新的肝外胆管扩张症(EHBD)腹腔镜分型,以指导EHBD的微创治疗。方法 依据纳入标准筛选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2007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EHBD患者,共筛选出符合条件患者124例。根据影像学资料和腹腔镜下观察的肝外扩张胆管位置及累及范围,提出新的EHBD腹腔镜分型,并根据新的分型制定相应的微创诊疗策略。结果 124例EHBD患者分为:A型(上段型34例)、B型(中间型27例)、C型(末段型20例)、D型(全程型43例)。四组患者临床症状(腹痛、黄疸、肿块)发生率及再手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疾病(结石、胆管炎、胰腺炎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A型(237.6±66.7)min、B型(259.2±60.0)min、C型(286.1±74.7)min、D型(347.5±94.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量分别为A型(192.6±102.2)ml、B型(201.5±120.2) ml、C型(297.5±162.1)ml、D型(305.8±237.3)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20.0%,P<0.05),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10.0%,P>0.05 )。C、D型患者中转开腹率高于A、B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分型方法可以预测腹腔镜手术治疗EHBD的难度,对该疾病的微创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