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可达性反映了服务区位与供需平衡的关系,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评价的重要参考。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根据地理国情成果,利用基于交通大数据的最近距离法、重力模型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实现小学可达性的量化评价,探索两种评价结果的异同,为资源配置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上海市普陀区可达性东高西低,与普陀区小区和学校东部密集的现状一致,结合重力模型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可更加精准地评价教育资源均等化现状。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有其自身教育资源配置特性,故结合重力模型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根据上海特性进行了适当调整。在此基础上使用Huff模型进行学区优化配置探索,与现有学区划分进行对比,显示出学生入学空间距离得到明显缩短,可为有关部门学区划分调整提供有效建议。
-
单位上海市测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