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根管冲洗剂对急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后疼痛评价、可疑致病菌检出和对P物质(S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口腔科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02例,其中男性49例,平均年龄34.7岁;女性53例,平均年龄35.4岁。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34例。均行一次性根管治疗,Ⅰ组采用超声辅助下3%过氧化氢溶液(H2O2)荡洗,Ⅱ组采用超声辅助下0.5%次氯酸钠溶液荡洗,Ⅲ组采用超声辅助下1%聚维酮碘溶液荡洗。比较3组治疗后1周内疼痛评价、治疗前后可疑致病菌检出情况及SP、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1周内疼痛评价,Ⅰ组无疼痛19例,轻度疼痛10例,重度疼痛5例;Ⅱ组无疼痛25例,轻度疼痛8例,重度疼痛1例;Ⅲ组无疼痛24例,轻度疼痛9例,重度疼痛1例;3组疼痛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3.03,P=0.219);但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疼痛评价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H=10.22、11.66,P均<0.001)。3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85.3%,Ⅱ组97.1%,Ⅲ组97.1%。χ2=4.91,P=0.086)。治疗前3组致病菌检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Ⅱ组与Ⅲ组致病菌检出量均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 h SP水平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32.0±3.2) pg/μL;Ⅱ组:(26.9±3.5) pg/μL;Ⅲ组:(29.8±3.6) pg/μL。F=15.53,P <0.001],即Ⅱ组SP水平最低,Ⅰ组SP水平最高。结论与H2O2相比,次氯酸钠与聚维酮碘均能降低急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后疼痛发生及可疑致病菌检出量,以次氯酸钠效果更佳。同时次氯酸钠降低术后2 h龈沟液SP水平,减少疼痛发生概率。

  • 单位
    苏州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