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初诊伴有髓外病变(EMD)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以指导后期初诊伴有EMD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诊治工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伴EMD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伴EMD组,另回顾性分析同期收治的27例无EMD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无EMD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骨髓组织中免疫表型结果及生存情况。结果 与无EMD组比,伴EMD组贫血、腰痛、发热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的患者占比更高。骨髓穿刺结果可见,骨髓细胞增生活跃,异常细胞占比>30%,胞体偏大,核圆或类圆,偶见多核,染色质粗颗粒状,可见蓝色核仁,胞浆量丰富,深蓝色,倾向于浆母细胞;EMD部位穿刺结果可见大量浆细胞样细胞,细胞核大小不一,深染,有明显异型性;与无EMD组比,伴EMD组CD20(-)患者占比更高;随访2年期间,伴EMD组患者死亡率为47.37%(9/19),较无EMD组的15.38%(4/26)更高(均P <0.05)。结论 与不伴有EMD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比,伴EMD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贫血、腰痛及发热症状更明显,骨髓组织CD20(-)患者占比更高,且预后较差,对于此类病例应及早确诊以尽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单位
    人民医院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