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行纪”的概念,韩国、日本和部分中国学者喜欢用“燕行录”表示,但无论是从文体渊源、概念中立还是现代学术研究的“共名”来看,仍然以“行纪”之称较为恰当。可从文献、长时段和比较眼光三方面讨论东亚行纪的研究方法。所谓文献方法,不只是稀见文献的挖掘、不同传写本的校订以及一般意义上的解题序录,而是强调从文献异同中发现其背后的思想动因,以及赝作形成的文化心理。长时段是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的史学概念,尤其适用于心态史的研究。行纪资料本身是一系列连续性的文献,但如果想较为准确地发现一个缓慢的、层积的历史结构的“断裂点”,就必须使用长时段的方法。这一概念虽然源自过去,但其研究指归却是朝向未来的。比较是研究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将比较的视野从小到大列举,则有一书的比较、同一系列中不同书的比较和不同系列书的比较。相对于胡适当年所说的“三术”,今日人文学研究的“新三术”就是历史的眼光、比较的研究和多元的观念。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