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话题偏误、情境错构和思辨缺失是对话教学无声相应、浅白庸俗的病根所在。由于这些问题,师生在对话中往往听不到真实的声音、深度思考的声音和富含创意的声音。对话是话语能力自主生长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它需要在独立思考、自主发现、交往互动、深度追问和自我思辨中实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课堂对话的样子应该是对话主体直面文本,读出自己的问题与发现;对话主体间互动交往,表达个性化的声音,在对话中,对话主体实现精神相遇、经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