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朝医麻黄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BABL/c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麻黄定喘汤低剂量组、麻黄定喘汤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用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制备小鼠哮喘模型。麻黄定喘汤低剂量组每日给予4 ml/100 g麻黄定喘汤(浓度20 mg/ml)灌胃,麻黄定喘汤高剂量组每日给予12 ml/100 g麻黄定喘汤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12 ml 0. 9%氯化钠溶液灌胃,共计8周。在末次激发24 h后取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磷酸化p38核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血红素加氧酶1 (HO-1)蛋白水平;肺组织中Nrf2、HO-1 mRNA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及ROS、MDA含量,肺组织中p-p38 MAPK、Nrf2、HO-1蛋白水平及Nrf2、HO-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SOD、CAT活性明显降低(P <0. 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低剂量组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显著降低,BALF中ROS、MDA含量,肺组织中p-p38 MAPK蛋白水平降低,BALF中SOD、CAT的活性及肺组织中Nrf2、HO-1蛋白表达,Nrf2、HO-1 mRNA表达升高(P <0. 05)。与麻黄定喘汤低剂量组比较,麻黄定喘汤高剂量组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及ROS、MDA含量,肺组织p-p38MAPK水平明显减少,SOD、CAT活性及Nrf2、HO-1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 <0. 05)。结论朝医麻黄定喘汤可抑制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通过抗氧化机制影响p38 MAPK/Nrf2/HO-1信号通路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
单位延边大学;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