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颇为成功的《史记》英译案例对于中国典籍如何"走向世界"深具启示意义。《史记》英译的系统性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产生了许多零星翻译和七个节译本。《史记》译本各具特色与功能,其中以倪豪士、华兹生、杨宪益的翻译内容为最多。侧重可读性的华译接受广泛,大大拓宽了《史记》在西方的接受广度;志在充分性全译的倪译满足了学术读者需求,大大拓深了《史记》在西方的接受深度。中国典籍若要"走出去",需采用多种译介方式,调动多种系统因素。现阶段,要想让中国典籍"走进去""走‘深’进去",以汉学家为译者的译介主体、以汉学家主导的国际性团队合作模式最为可取。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