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三尖瓣下移畸形(EA)患儿, 三尖瓣锥形重建(CR)术前和术后的左、右心室(LV, RV)形态及功能改变。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7月至2019年4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行CR手术且接受心血管核磁共振检查(CMR)的儿童EA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心室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心输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等评估心室功能。通过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和电影图像对心室形态进行描述。运用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32例EA患儿行CR手术且术后接受CMR检查, 其中男13例, 女19例, 中位手术年龄2.9岁(0.6~15.5岁), 术后随访(4.4±1.9)年。7例术前、术后接受CMR检查, 随访(3.3±1.4)年;11例术后接受2次及以上CMR检查, 间隔(1.9±1.0)年。CR术后中位三尖瓣反流等级由3级下降到2级, 中位NYHA心功能分级由2.5级下降到1级。术后LV-SVI、LV-EDV和LV-EDVI较术前增加(29.8 ml/m2对43.2 ml/m2, P=0.039;56.4 ml对86.9 ml, P=0.004;50.5 ml/m2对68.4 ml/m2, P=0.022), 术后远期LV-EDV较术后早期增加(56.6 ml对74.7 ml, P=0.002)。术后RV-EF、RV-SVI、RV-CO、RV-CI、RV-EDV和RV-EDVI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远期RV-CO、RV-EDV较术后早期增加(3.1 L/min对4.1 L/min, P=0.008;67.5 ml对96.5 ml, P<0.001)。结论 EA患儿三尖瓣锥形重建术后LV、RV心输出量增加, 功能好转, 形态改善, 心室具有良好生长性, 但RV功能障碍持续存在。
-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