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策略与预后

作者:孙筱璐; **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2, 40(10): 892-894.
DOI: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2.10.021

摘要

既往认为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一种较罕见的疾病,发病率约为3 ~10/10万人,但是近年来流行病学发生了变化,其发病率呈增加趋势.美国心脏病协会(AHA)估计每年美国新增10000 ~15000例IE患者[1].尽管在过去的10年中,手术对活动期IE预后的改善做出了贡献,但此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却依然很高[2-3].人工心脏瓣膜和心脏内器械的存在均是易患IE的高危因素[2,4],其中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rosthetic valve endocarditis,PVE)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native valve endocarditis,NVE)在发病机制、并发症、微生物学特点等方面均有不同表现,PVE仍然存在诊断困难,预后不良,治疗反应欠佳等问题,因此,本文对近几年来在诊断、治疗、预后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

  •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