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鲁迅笔下所呈现出来的国民性,主要是指国民的劣根性,而且他在文章中所批判的劣根性也包括很多内容。他弃医从文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愚弱国民的精神状态,唤醒在"铁屋子"里面熟睡的人们,让他们"不再表现为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鲁迅的小说"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的杂文创作,也还是为了"攻打这些病根"。纵观鲁迅的整个文学创作,都是把改造中国国民的劣根性视为己任。本文试图以鲁迅先生的《论照相之类》为例,从封建心理、奴性心理、性心理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他是如何表现和讽刺国民的劣根性的。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