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自先秦以来,中国古代画家们就开始探索人物画的价值本体和创作法度:东晋画家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提出了“生气”“骨法”“神气”“情势”等美学范畴;南朝齐梁时期画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等绘画“六法”;唐代张怀瓘在《画品断》中提出了“神、妙、能”三品论,张彦远又提出了“自然、神、妙、精、谨细”五品论;到了宋代,黄休复又提出“逸、神、妙、能”四格论,首推“逸格”为最,这些理论多是品评人物画家或作品的,有着重要的本体论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这些人物画的传统范式愈加变得式微,当代的画家们积极探索人物画新风,画家罗戟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