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的数量逐年攀升,其心理健康发展也受到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校方自动消除"外地生"与"本地生"的差异定位;班主任教师承担"教育者"加"关怀者"的职责;引领原班级学生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打造从"欺生"到"融入"的开放式群体环境;教师理解流动儿童父母工作的特点,保证流动儿童家长的知情、参与决策等权利;等等。所有这些都将对基础教育阶段流动儿童的心理环境建设起到良性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