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丹玄口康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sal fibrosis, OSF)的作用网络和药效机制。方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结合TCMSP、UniProt、GeneCards等数据库联合分析丹玄口康的有效成分和OSF的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构建有效成分与靶基因的网络,对靶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信号通路分析;依据网络药理学结果,设置每组10只共5组SD大鼠进行实验论证,包括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玄口康低剂量组、丹玄口康中剂量组、丹玄口康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以槟榔碱对口腔黏膜机械刺激和注射造模。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丹玄口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4、8、12 mL/kg浓度的中药灌胃,每天灌胃1次,连续8周。HE观察大鼠口腔黏膜的病理变化,q-PCR检测HIF-1α的含量。结果 丹玄口康的主要活性成分93个,包括丹参酮、芍药苷、黄芩素等;治疗OSF的关键靶基因有48个,包括EGFR、JUN、HIF-1α等,通过参与氧化应激进程和HIF-1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OSF的作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丹玄口康能改善OSF大鼠口腔黏膜上皮萎缩和胶原沉积,同时能下调HIF-1α的转录(P<0.01)。结论 丹玄口康治疗OSF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的作用特点。
-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