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可能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为诱导化疗的最佳周期数选择及放射治疗的最佳介入时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行过诱导化疗的首诊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TPS自带体积测量软件及ImageJ图像处理软件测量肿瘤体积,分析诱导化疗不同周期后的体积变化情况,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肺癌大体分型、肿瘤所在部位、肿瘤病理类型、T分期,化疗前肿瘤体积。结果 (1)共有135例NSCLC患者入组,化疗前和化疗1、2、3、4、5、6周期后的肿瘤绝对体积分别为52 379.25(22 165.31,115 795.95)、42 734.88(16 882.68,84 586.18)、39 809.06(13 362.51,96 306.07)、28 880.07(11 077.05,72 422.28)、25 396.16(13 847.83,62 965.18)、30 753.01(12 092.30,60 979.18)和19 334.10(9 079.41,61 411.08)mm3。化疗前和1周期后绝对体积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00,P<0.001),两组的相对体积(假定化疗前肿瘤体积为1)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5.843,P<0.001);化疗4周期和5周期后绝对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3,P=0.049)。(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分期(2=3.901,P=0.048,OR=2.410)和原始体积大小(2=6.478,P=0.011,OR=0.538)分别为化疗1周期后肿瘤退缩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原始体积较大组较原始体积较小组的第1周期肿瘤退缩率相对较好,而T1~2组较T3~4组的第1周期肿瘤退缩率相对较好。结论 NSCLC诱导化疗可能1周期最佳;T分期和原始肿瘤体积大小是化疗第1周期后肿瘤退缩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诱导化疗1周期后即行放疗或同步放化疗。
-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州市肺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