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选取北京市4个公园(南海子公园、圆明园、陶然亭公园和龙潭公园)的景观用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水体DOC的荧光组分和分子量分布特征,并对不同分子量DOC与Cu~(2+)、Pb~(2+)分别进行荧光猝灭滴定实验,确定络合态重金属含量、参与络合的荧光组分、络合参数等,以表征不同重金属离子与DOC的络合特性。结果显示,北京市4个公园水体DOC中鉴定出3种荧光组分,其中C1和C2为类腐殖质物质,C3为类蛋白色氨酸类物质。对DOC进行分子量分级,分级后DOC中鉴定出2种荧光组分,其中C1为类腐殖质物质,C2为类蛋白质色氨酸物质。荧光猝灭滴定实验后,<1 kDa DOC形成的络合态重金属含量最多,与Cu~(2+)、Pb~(2+)络合时的络合稳定常数也最大。络合形成的DOC-Pb浓度(16.91~99.15μmol·L~(-1))大于DOC-Cu(12.42~95.99μmol·L~(-1)),但Cu~(2+)对组分C1、C2的猝灭程度和络合稳定常数均强于Pb~(2+)。Cu~(2+)对组分C1的猝灭作用强于C2,表明Cu~(2+)更倾向于与类腐殖质组分络合,而Pb~(2+)则没有明显倾向性。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景观水体的水质维护和潜在污染治理提供指导。
-
单位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