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筛选接受结直肠癌(CR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总生存期(OS)的影响因素, 构建CR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OS的预后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350例Ⅰ~Ⅳ期CRC患者的基线资料。根据术前全身炎症评分(SIS)不同将患者分为0分组(n=70)、1分组(n=172)、2分组(n=108)。分析不同SIS、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接受根治性手术CRC患者预后的关系, 采用Cox回归模型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截至随访截止日期, 350例CRC患者死亡80例, 5年OS率为77.14%。SIS 0分组、1分组、2分组患者5年OS率分别为95.71%、79.65%、61.1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9, P<0.001)。SIS 0分组、1分组、2分组患者间年龄(χ2=19.40, P<0.001)、肿瘤部位(χ2=8.18, P=0.017)、T分期(χ2=10.01, P=0.007)、TNM分期(χ2=14.80, P=0.001)、肿瘤直径(χ2=13.91, P=0.001)及癌胚抗原(CEA)水平(χ2=10.12, 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低NLR组与高NLR组患者5年OS率分别为82.67%、56.1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6, P<0.001);低LMR组与高LMR组患者5年OS率分别为66.85%、88.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5, P<0.001);低SII组与高SII组患者5年OS率分别为86.14%、69.0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6, 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HR=2.58, 95%CI为1.54~4.32, P<0.001)、T分期(HR=2.41, 95%CI为1.24~4.68, P=0.009)、N分期(HR=3.03, 95%CI为1.85~4.94, P<0.001)、TNM分期(HR=3.61, 95%CI为2.15~6.04, P<0.001)、神经侵犯(HR=1.97, 95%CI为1.27~3.08, P=0.002)、脉管侵袭(HR=2.31, 95%CI为1.49~3.59, P<0.001)、术前SIS 1分(HR=5.09, 95%CI为1.57~16.56, P=0.007)、SIS 2分(HR=11.05, 95%CI为3.42~35.65, P<0.001)、NLR(HR=2.97, 95%CI为1.90~4.64, P<0.001)、LMR(HR=0.31, 95%CI为0.19~0.52, P<0.001)、SII(HR=2.50, 95%CI为1.54~4.06, P<0.001)均为接受根治性手术CRC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60岁(HR=2.27, 95%CI为1.31~3.91, P=0.003)、TNM分期为Ⅲ~Ⅳ期(HR=7.08, 95%CI为1.89~26.59, P=0.004)、术前SIS 2分(HR=4.02, 95%CI为1.09~14.83, P=0.037)均为接受根治性手术CRC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筛选出的变量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列线图的C-index为0.75。结论年龄>60岁、TNM分期为Ⅲ~Ⅳ期、术前SIS 2分均为CRC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以此构建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

  • 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