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时空电图离散度(STED)引导的驱动灶消融联合肺静脉隔离术(PVI)对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STED标测方法识别房颤患者的驱动灶。将108名患者根据消融方式和效果分为三组:单纯PVI(A组),PVI合并STED标测区域消融后患者房颤终止(B组),PVI合并STED标测区域消融后患者房颤未终止(C组)。结果:在行PVI前后的标测都提示大多数STED区域位于左心房的顶部及房间隔。在通过第一次及第二次STED区域消融终止房颤的患者分别为29例(29/46,63.1%)和3例(3/17,17.6%)。在PVI前后的标测显示,三组离散度面积大于70%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重新标测后,C组的离散面积>70%的比例显著高于B组(P=0.04)。在STED引导的消融下,C组消融面积的中位数明显大于B组(9.45%vs6.05%, P=0.04)。经过(181.4±31.5) d的平均随访后,三组间房性心律失常的缓解率有显著差异(A组为75.8%,B组为87.5%,C组为50.0%;P=0.02)。结论:STED方法对房颤驱动灶的识别是有效的。STED引导下的驱动灶消融联合PVI可以增加房颤的终止率,同时改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预后。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