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泸定—石棉高速公路(简称“泸石高速”)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第二条高速公路,沿途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因而迫切需要对其路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科学评价。以泸石高速路线两侧5 km缓冲区范围作为研究区域,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GEE)上的1991年、2001年、2011年、2021年4个时期的Landsat TM/OLI影像获得描述生态环境质量的绿度(NDVI)、湿度(WET)、热度(LST)以及干度(NDBSI)4个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从而分析该路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RSEI多年平均相关度值为0.767,相较于其他单一指标值最大,表明RSEI具有很好的适用性;(2)从不同时期RSEI指数来看,泸石高速路域RSEI指数由1991年的0.573上升到了2021年的0.702,具体可分为增速较快(1991年~2001年)、增速减缓(2001年~2011年)和增速加快(2011年~2021年)3个阶段;(3)从不同时期RSEI等级来看,泸石高速路域生态环境质量以良好和优等为主,不同时期其面积和占比均在50%以上,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其面积也在不断增加;(4)从不同时期不同海拔范围来看,泸石高速路域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在中等以下的主要分布在海拔823~1 500 m,而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在良好以上的主要分布在海拔1 500~2 500 m;(5)泸石高速路域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改善现象,变好(RSEI变化值大于0)的面积比变差(RSEI变化值小于0)的面积更多。研究结果表明:泸石高速路域生态环境质量向好,将为泸石高速公路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