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预后随访研究

作者:向平超; 姚震; 程显声; 张二明; 张鑫; 宋丽萍; 鞠立新; 丁彦; 张莹
来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6, (09): 583-586.
DOI:10.3760/j:issn:1001-0939.2006.09.002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预后及其长期生存的影响因素,指导临床评估 COPD 的病情和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固定队列研究方法,于1993年5月对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医院管理的居民区内191例老年中度 COPD 患者进行基线调查,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心电图、X 线胸片及6分钟行走试验(6MWT)等检查,对生存状况和死亡原因进行长达12年的随访。采用 Kaplan-Meier 法进行存活率的单因素分析;显著性检验采用Log-rank 方法;对所选的基线因素行 COX 比例风险模型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 12年因原址迁移失访10例,26例死于非 COPD 疾病、52例死于 COPD 疾病。5年存活率为81.7%(156/191),12年存活率为56.9%(103/181)。COX 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与老年中度 COPD 患者预后有关因素有体重指数[BMI,相对危险度(RR)=0.916,95%可信区间(95%CI)为0.841~0.996]、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RR=0.999,95%CI 为0.998~1.000)、动脉血氧分压(PaO_2,RR=0.929,95%CI 为0.892~0.967)、6MWT(RR=0.997,95%CI 为0.995~1.000)、肺性 P 波(RR=4.081,95%CI 为1.567~10.624)。结论基线 BMI、FEV_1、PaO_2、6MWT、肺性 P 波是预测老年中度 COPD 患者生存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 单位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