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作诗作文者都十分注重对作品的润色,魏晋以前,文章的润色处于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南朝梁刘勰首倡文章之"悦泽",《文心雕龙·定势》篇云:"往日论文,先辞而后情,尚势而不取悦泽。"认为文章创作需要进行润色以达于"悦"的目的。刘勰强调的文章润色方法包括声律、比兴、夸张、对偶、用典等要素,又受《周易·节卦》及儒家之"节"的影响,其论"悦泽"的原则为"重熔裁,明隐秀"。刘勰的文章润色观兼众家之理而中庸,对摆脱齐梁时期繁缛的文风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