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青河畔草》是《古诗十九首》中较为发露率真的作品,可借其管窥思妇诗的三种解读模式。其一,比兴寄托。即从儒家伦理道德角度,认为该诗是"男子作闺音",委婉抒发怀才不遇的无奈不甘。其二,探究本事。即试图确定作者名姓,坐实诗中人物的原型,挖掘诗歌背后的本事。其三,自然感发。即正视诗中的感情,认为思妇虽然明艳招摇,但其质朴俚野的相思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