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总结评价成人鼻胃管位置判断方法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CDSR、DARE)、Joanna Briggs(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美国指南网(NGC)、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NAO)、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SIGN)、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内的指南、证据总结、推荐实践、最佳实践信息册以及系统评价。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2篇指南、1篇推荐实践、1篇证据总结、1篇最佳实践信息册、6篇系统评价。最终总结了6条最佳证据,分别为(1)机械通气的病人使用二氧化碳监测法来判断鼻胃管位置;(2)非机械通气病人可采用胃管抽出物pH值结合生化检测(如胆红素、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测定、弹簧压力计、超声检查、磁追踪系统的方法判定鼻胃管的位置;(3)X射线是确认胃管位置的金标准,但不可作常规使用;(4)检测胃管内抽出物pH值是除X射线外最可靠的方式;(5)pH值<5.5可判断鼻胃管在胃内。若无胃内容物抽出,注入10~20 ml空气,15~30 min后再抽吸一次。如仍无胃内容物抽出或pH值超过5.5,应向上级人员报告;(6)不推荐使用肉眼观察抽出物、听气过水声、石蕊试纸测试酸碱度等方法判断鼻胃管是否在胃内。结论:成人鼻胃管位置判断方法仍在更新之中,尚无统一的标准,护理人员可针对以上证据合理引用学习,结合临床情境和病人需求开展相关研究,为更新教材、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指南提供依据。
-
单位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省人民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