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利用多肽阵列技术探讨芪归银方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大鼠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芪归银方组共3组各12只。参考文献建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腹腔感染大鼠模型。采用多肽阵列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对金属酶VIM-1、SPM-1和超广谱内酰胺酶TEM-1 3种具有代表性的耐药蛋白抗体表达,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空白组大鼠血清对耐药蛋白VIM-1的重叠多肽片段产生不同程度的抗体反应,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血清抗体反应的明显变化表明,多肽片段指征的耐药蛋白VIM-1的抗原决定簇能够激发大鼠的免疫反应。芪归银方组大鼠中,针对表位7~11和36-40的抗体表达强度大于空白和模型组的抗体表达强度(均P <0.05);模型组中,针对53-54和56-58表位的抗体反应强度降低(均P <0.05),而芪归银方组的抗体反应虽较正常组为低,但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芪归银方组大鼠均产生针对23-25表位的较强抗体反应,两者之间比较差别不大(P> 0.05);而模型组对80-81表位产生显著的抗体反应,但在空白组和芪归银方组中则无明显反应(均P> 0.05)。空白组大鼠血清对耐药蛋白SPM-1的重叠多肽片段产生不同程度的抗体反应,但各组间差别不大(均P> 0.05)。感染刺激大鼠产生新的更多地针对13-15和39-40表位的抗体,然而,相较于空白组和芪归银方组产生的针对16-19和82-85抗原的免疫反应,模型组大鼠则产生的抗体反应更弱(P <0.05)。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刺激大鼠免疫系统并且产生更强的针对多肽19-21、26-27、52-55和66-70的反应。3组大鼠血清中抗体针对的阳性表位数目差别不大(均P> 0.05);芪归银方组对TEM-1蛋白19-21和52-55表位的抗体反应强于模型组和空白组(均P <0.05)。结论芪归银方能够通过刺激感染后大鼠产生抗耐药蛋白VIM-1、SPM-1和TEM-1的保护性抗体,达到提高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大鼠免疫应答的目的。
-
单位北京中医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