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纵观中国舞蹈发展史会发现每个时期的舞蹈都有时代的特征,循着这条脉络可以发现早在远古时期,古人就用其智慧探索出万象规律——《易经》,“趣时”是《易经》的脉搏,即对时势的认识和对时机的把握,是对时间、空间和人的整体建构。“时”被赋予时机、时用、时行等内涵,提出人在“时变”的重要性。人类作为舞蹈活动的主体,将“趣时”的内涵与舞蹈进行联系,早在明朝朱载堉就提出“舞之发展在于变”的舞蹈理论,讲究文化调适对舞蹈的影响。本文从“变”延伸到“编”,要思考如何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来浇灌中国舞林。随着我国文化自信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舞蹈作品带有中国得天独厚的文化魅力,这些正是中国舞蹈所需要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