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医院假丝酵母性阴道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诊治的疑似VVC患者353例病历资料,统计其阴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假丝酵母的检出情况、不同类型菌株的分布及其对不同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特点。结果:353例患者标本中,培养分离出310株假丝酵母,其检出率为87.82%,其中11例患者合并2种真菌感染,按年龄≥20~30岁占49.03%、>30~40岁占27.42%及>40~50岁占15.16%和>50~60岁占8.39%;标本中分离出的菌株以白假丝酵母为主(检出率为67.42%),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检出率为12.26%),再则为光滑假丝酵母、克柔假丝酵母和近平滑假丝酵母的检出率分别为8.71%、7.10%和4.5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白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克柔假丝酵母和近平滑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B敏感率均达100.00%,而对制霉菌素的耐药率仅在0.00%~14.81%之间,对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和克霉唑则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VVC的发病年龄较广,其主要感染致病菌为白假丝酵母,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其他假丝酵母检出率不高但仍应引起重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日益严重,因此临床治疗VVC患者时应重视对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假丝酵母属的感染情况,采用规范化抗真菌药物治疗,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和治愈率。

  • 单位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