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条形码研究中国枪乌贼和鸢乌贼的食物种类组成

作者:刘梦娜; 徐磊; 王雪辉; 刘玉; 王淼娣; 邱永松; 朱江峰; 何映霖; 贝伟烈; 杜飞雁
来源:热带海洋学报, 2020, 39(04): 61-69.
DOI:10.11978/2019105

摘要

中国枪乌贼(Uroteuthis chinensis)和鸢乌贼(Sthenoteuthisoualaniensis)作为中国南海头足类的关键种,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与能量循环具有重要影响,其摄食生态的研究将对海洋食物网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传统胃含物分析法难以准确鉴定糜状饵料生物的组成,本研究利用DNA条码技术,针对中国枪乌贼和鸢乌贼不可辨认的食物糜提取组织DNA,选用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 COI)作为分子标记,获得的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比对分析,并使用GMYC(Generalized Mixed Yule Coalescent)模型进行物种界定和构建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成功鉴定出中国枪乌贼饵料物种有13种,鸢乌贼饵料物种有8种,共20种(其中1种为共有饵料)。比较发现,汕头-台湾浅滩渔场的中国枪乌贼主要摄食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而南海中部海域鸢乌贼则主要摄食鱼类和头足类。两物种均存在同类相食现象,但鸢乌贼表现更明显。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