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以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流速对许氏平鲉幼鱼生长性能和行为表现的影响。实验共设置4个流速处理组,分别为0(C组)、0.5 BL/s(L组)、1.5 BL/s(M组)和2.5 BL/s(H组),实验周期为43d。研究共监测与分析了8个行为指标,并将其归为运动参数(平均游泳速度、最大加速度)、偏好区域(内、中、外圈累计停留时间)和活动状态(最大轮替次数、活跃性、身体接触)等3类行为状态。结果表明:(1)在整个实验周期中, M组和L组的终体长显著高于C组和H组(P<0.05); M组的终体重、特定生长率、增重率显著高于C组和H组(P<0.05)。(2)在实验30d后, M组和H组的外圈累计停留时间显著低于C组和L组(P<0.05),且M组中圈累计停留时间显著高于C组和H组(P<0.05); H组的中圈累计停留时间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其内圈累计停留时间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且各处理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M组的最大加速度显著高于C组和L组(P<0.05),且36d后, M组的平均速度显著高于其他所有处理(P<0.05)。综上所述, M组(1.5 BL/s)流速能够促进许氏平鲉的生长,此外,流速的变化显著影响着许氏平鲉在不同圈层圈的累计停留时间、区域间轮替次数、活跃性和身体接触等行为特征,所以,可以将区域偏好及活动状态等指标作为评价许氏平鲉应对不同流速条件的行为响应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