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帖学在历史演变进程中,到明代已明显出现走下坡路的趋势,至清代则呈现出衰退不振的格局,清代书法由于帝王的喜好,书法风尚不归于董既归于赵,"康、雍之世,专仿香光;乾隆之代,竞讲子昂"。由于"二王"法帖真迹传世极少,阁帖又辗转失真,所以书家们都通过反复摹刻的阁帖学习书法,帖学每况愈下,加之馆阁体的书风愈演愈烈,帖学呈现出衰微的局面。清末,碑学的大兴,愈发使得千年的帖学处于衰靡状态。就当帖学陷入困境,面临传承中断的危机之时,沈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