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莆仙戏《晋宫寒月》的曲牌音乐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其中具有悲情性审美风格的唱段,以“不怨而怨”的朦胧美、“哀怨”的凄楚美与“怨恨”的雄壮美三个逐层递进的“怨”来刻画骊姬的悲剧美学形象,旨在依托音乐曲牌来表现莆仙戏悲剧的艺术美学形态,映射出莆仙戏悲情性音乐的审美特征,进而探讨其内在的美学特色。最后从历史遗留、地域限制的角度深度挖掘莆仙戏中悲剧形式背后的社会价值和形成根源,对莆仙戏中悲剧美学的发展和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