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小镇做题家”进入大学后,往往面临身份背景导致的困局,但也有许多学生能够打破这种身份的局限性,完成大学阶段的目标。一、问题的提出“小镇做题家”一词诞生于网络自媒体时代,最早出自豆瓣讨论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发酵于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推出的一篇名为《小镇做题家:一个211高校学生的命运陷阱》的文章,某明星“考编”将该词推上舆论风口浪尖。“小镇做题家”源于当代一些大学生的自我嘲讽或自我调侃,他们以“出身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但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自我定义,这些标签体现了他们在小镇中学中处在中心地位的优越感和在精英大学中处在边缘地位的无奈感之间的矛盾,体现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感和不尽如人意现实的挫败感之间的矛盾,面临着心理困境、适应困境、学业困境、就业困境等身份背景导致的困局。但是社会上对“小镇做题家”也有很多正面评价,他们是“务实、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代表”,更有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