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理论上研究了一系列[Ir( ppy)2( py-H) ]+( 1) ,[Ir( ppy)2( py-pr]+( 2) ,[Ir( ppy)2( py-pz) ]+( 3)[ppy=苯基吡啶,py=双( 吡唑-1-基) 甲烷,pr=吡咯,pz = 吡唑]配合物的几何构型和光谱特征.采用密度泛函和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方法优化了基态和激发态结构,用含时密度泛函结合溶剂化模型计算 3 个分子在 CH2Cl2溶剂中的光谱特征.基态优化得到 Ir-N1、Ir-N4 和 Ir-N6 与相应的实验值符合良好,激发态几何构型相对于基态变化较小,这与斯托克斯频移现象相符.配合物 1-3 的最低能吸收分别在 399.07、401.68 和 396.15 nm,其磷光发射分别在 513.00、513.78 和 510.38 nm,其最高占据轨道( HOMO) 主要由金属 Ir 和配体 ppy 占据,而分子 1 和 2 最低空轨道( LUMO) 均为 ppy 配体占据的 π*型轨道,其跃迁属性为金属到配体和配体内部的电荷转移( MLCT/ILCT) 跃迁,分子 3 的 LUMO 是由 ppy 和 py 配体占据的 π*型轨道,其跃迁属性仅为金属到配体( py) 的跃迁( MLCT) .研究结果表明,在非共轭配体 py 上引入取代基团不会对配合物发光颜色产生重要影响.
-
单位吉林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