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早年母婴分离对大鼠海马GFAP(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成年后行为学的改变,探讨与抑郁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出生后3天(PND3)的新生雄性鼠从第4天开始和母鼠分开,分为应激敏感组(每天分离时间3h)、应激抵抗组(每天分离时间15min)、正常对照组,每组各20只,持续一周。PND12开始处死一半的取大鼠海马,分别进行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GFAP,比较不同组GFAP的表达量。PND56开始对剩下的大鼠进行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评价行为学差异。结果母婴分离时间长的大鼠(应激敏感组)与正常组大鼠相比,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结果一致,海马GFAP表达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分离时间短的大鼠(应激抵抗组)和正常组大鼠相比,海马GFAP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分离时间长的大鼠,成年后表现出旷场总移动距离减少,中心移动距离减少,强迫游泳中不动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时间母婴分离使幼年大鼠海马GFAP表达减少,成年后出现抑郁样行为,可能和星形胶质细胞重吸收谷氨酸减少影响突触可塑性有关。
-
单位第一临床学院; 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