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准扶贫研究的范式转换

作者:李文钢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11): 52-60.
DOI:10.13842/j.cnki.issn1671-816x.2018.11.008

摘要

精准扶贫是一种典型的国家对社会实施的技术治理行为,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始终面临着技术偏差的问题。贫困问题的技术治理是因为国家对社会运行做出干预时必须对复杂社会进行简单化和清晰化处理,贫困问题的技术治理在实践中造成了难以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和理解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文章认为导致精准扶贫出现技术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在对社会实施技术治理的过程中忽视了农民所具有的生存伦理观念,以及难以应对具体情境中贫困问题的复杂性。也许,在未来的精准扶贫研究中换一种视角,将农民的生存伦理观念带回到精准扶贫实践和研究中来,才有可能破解精准扶贫面临着的技术偏差困境。

  • 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