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EMs的一种特殊类型,与育龄期妇女相似,可引起痛经、慢性盆腔痛、不孕等症状。该病发病原因不明确,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目前学说认为与经血逆流、遗传、血源播散等因素相关。其中逆流经血中包含子宫内膜样干细胞的观点近年来引发热议,即子宫内膜样干细胞通过经血逆流入腹腔,发生异位种植、侵袭、生长,从而导致EMs。目前诊断EMs的金标准为腹腔镜手术及病理检查,但由于发病时间早,且易于复发,是妇科的一个棘手问题。综述青春期EMs的流行病学资料、发病机制、相关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继续深入研究有助于加强对青春期EMs的预防,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日后EMs并发症的发生。

  • 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全文